1、中医里的“湿”到底是怎么回事?
湿,顾名思义是指由体液形成的病理性的物质,湿从哪里来?它来自大自然,也来自我们的体内。所以在中医理论中,湿分为外湿和内湿。外湿主要是由于地理位置、气候等原因造成,比如桑拿天、比如江南水乡,整个大环境湿气都重。而内湿,主要与脾、肾两脏的功能失调有关。
2、肾阳虚
人体的湿犹如梅雨季的湿衣服,没有太阳的发光发热,很久都不会蒸发消散。肾阳不足的典型症状为腰膝酸软、小腹冷通、夜尿频多。
3、脾气虚
脾气虚与饮食有关,还记得夏日里的雪糕、冷饮、大西瓜;红油厚重的辣酱、辣条、麻辣串;无法抗拒的汉堡、薯条、芝士塔,这种无节制的饮食习惯,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慢慢消耗掉了脾气,引起了脾虚。
我们说脾主运化,当它不工作的时候,水液不能被及时的吸收、转疏、和布散,就会引起“湿”。而脾又是“喜燥恶湿”的,湿邪困住脾的阳气,可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失常,引起疲倦,乏力、困倦、腹胀、腹泻等胃肠道的症状。
很多导致生殖障碍的因素,是湿引起的!
4、湿与人体的免疫系统的关系
肾虚是痰湿体质形成的根本原因,研究发现,当人体的湿与热相结合的时候,会增加免疫性不孕的几率。
“肾主生殖”“肾主骨生髓”,反映出肾的功能与骨髓的产生有关,在人体的免疫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。当肾虚,水湿内停时,会导致自身免疫功能下降,免疫系统释放精子抗体、子宫内膜抗体、弓形体抗体的时候,会导致受精、或受精卵着床的失败,所以肾虚不仅可以生湿,还会引起不孕。
5、湿,让备孕压力巨增
为什么痰湿体质的备孕妈妈们更应该重视心里问题?湿为阴邪,有静的特性,容易阻碍阳气的生发和疏布。而阳气,具有温热的属性,可以温养心神,这就是为什么冬天人的情绪常比春夏down,为什么在户外晒太阳的时候会比待在室内心情舒畅。
当由于肥胖导致痰湿过盛,阳气虚弱的时候,心不能很好发挥“主神志”的生理功能,所以更容易产生焦虑、抑郁等负面情绪。
湿,还可以引起激素的紊乱
6、导致卵巢功能异常
这其中包括胰岛素和瘦素分泌的异常,很多多囊的妈妈们伴有体重的问题,痰湿体质容易引起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血症。当出现胰岛素血症时,可以促进食欲,加重肥胖、促进雄激素、雌激素、黄体激素的分泌,黄体激素升高。各激素的异常分泌和相互作用导致卵泡成熟障碍,稀发排卵甚至无排卵,导致不孕。肥胖还容易引发高瘦素和瘦素抵抗,两者可以对卵巢功能、排卵、子宫内膜和受精产生不良的影响。
7、湿是引发妇科病,甚至不孕症重要原因
湿邪具有重浊,趋下性,粘滞性,所以容易随着气血的流动,停留在胞宫,引发妇科疾病,且反复发作,迁延不愈。在大家熟知的闭经、多囊卵巢、卵巢功能减退、排卵障碍、输卵管积水等可以导致不孕证的病症中,湿都为重要的致病因素。